自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工作以來,黔西南州高度重視,穩步推進,對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的邊王村、大灣村、貓寨村、坡頭村、新華村和卡務村認真部署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以“強黨建、穩脫貧、奔小康”為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落實督促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定準目標把準方向。黔西南州委州政府以始終“強黨建、穩脫貧、奔小康”為目標,以“質量高、成色足”為導向,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基調,聚焦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工作,細化量化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標準,州委書記劉文新專門召開州級督戰會議,強調要專門對相關同誌開展業務培訓,增強幹部隊伍工作能力,示範帶頭監督指導社會力量做好幫扶工作,確保幫扶方向不走偏。
二是堅守底線紮實推進。全州以“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為底線,針對6個村大量易地扶貧搬遷戶的特點,紮實工作作風,認真制定行動方案,有序推進,在產業就業上下功夫,確保戶戶過、人人過,深挖每一個可能返貧致貧的因素,確保掛牌督戰村沒有返貧致貧的風險。並圍繞質量高、成色足的目標找差距,州脫貧攻堅指揮部組織幹部“全覆蓋、無盲區、無死角”地對全縣進行一次戶戶過、人人過的大檢查,找出差距,制定落實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確保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工作高質量有成效。
三是真抓實幹辦好實事。嚴格按照全州脫貧攻堅收官戰誓師大會、州委七屆十一次全會上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部署及要求,把握原則,因地制宜,紮實抓好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工作。以百姓需求為導向,在落實解決老百姓反映強烈、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功夫,州級財政拿出600萬元,支持這6個村每村100萬元,並動員多方力量繼續籌集資金。把抓“兩業”作為辦實事的重點內容,進一步發揮東西協作雙方優勢,註重長效幫扶機制的建立健全,抓培訓、產業、就業、黨建等方面幫扶,增強掛牌督戰村自身造血能力。同時,按照“屬地管理、上下聯動、全民參與、綜合整治”的原則,著力抓脫貧攻堅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效改善村居環境,提升農戶文明素質,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四是抓實作風防範風險。防風險是脫貧攻堅以及所有工作的基礎,所有風險都必須防好。全州嚴防返貧致貧風險,嚴防涉貧輿情發生,嚴防自然災害風險,在狠抓產業、穩定就業,飲水安全、教育經費等方面嚴防死守。同時,增強幹部責任感使命感,打造一支有擔當敢作為的隊伍,根據州委州政府安排,一把手帶頭抓具體、抓深入;各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指揮長、第一書記、村支書、村主任、網格員、幫扶責任人根據工作清單、責任清單將各項工作落細落小落實。做到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以及飲水安全在做工作,管好、用好每一分資金。
五是總結經驗爭當典型。根據全州“四逐四準”以及“八個一”部署,把準方向,保持定力,守好底線,質量高、成色足地做好各項工作,激發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工作熱情,總結推廣有效經驗做法,真正形成可示範、可推廣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