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扶貧機制、廣聚社會資源,2020年4月,在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的組織倡議下,深圳市質量協會發起建立 “深圳市社會組織廣西扶貧協作聯盟 ”,組織20家社會組織帶動40多家成員單位結對幫扶大化9個掛牌督戰村,從資金、產業、醫療、教育多領域助力大化縣脫貧攻堅。
一是拓寬幫扶面,擴大受益人群。深圳社會組織積極發動協會和協會會員力量,為9個掛牌督戰村累計捐贈幫扶資金277.51萬元(物資130.36萬元),建設了28個項目,覆蓋了住房提升工程、基礎設施、醫療教育等項目,受益人口2.04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96萬人。
二是發揮行業優勢,精準助力幫扶。深圳社會組織及其會員單位還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各種具有個性化的幫扶項目,如深圳市標準化協會聯合會員企業華大基因向弄往村所有新生兒捐贈48種遺傳代謝病(串聯質譜)檢測服務,幫助全村實現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杜絕因患兒導致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深圳市烹飪協會計劃在大化縣培訓50名“粵菜師傅”;海同社工服務中心成立“寶安駐大化社工站”,在鎮西村建設了河池市首個“扶智(誌)堂”,將其打造成為村民學習、娛樂、立誌的一體化平臺。
三是橫縱雙向發力,集中力量攻堅。深圳社會組織成立扶貧聯盟打破了“單一結對”的幫扶模式,縱向可以對接掛牌村,橫向可以相互支持協作,優勢互補,聯盟內的協會成員還可邀請會員企業共同參與,發揮社會組織更大的功能和優勢。後續深圳社會組織廣西扶貧協作聯盟將調集更多力量,搭建更多的平臺,匯聚更多的資金,建設更多的項目,助力大化縣堅決打贏今年的脫貧攻堅戰。